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麟越 韩薇[1] Peng Linyue;Han Wei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哈尔滨150000
出 处:《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年第2期244-24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基 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D2020H002)。
摘 要:心房颤动(房颤,AF)是一种与心力衰竭,中风以及高住院和死亡风险相关的疾病,且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1]。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和手术引起的组织损伤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房颤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离子通道功能障碍、纤维化、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都参与了其发生和发展[2]。
关 键 词:抗心律失常药物 病理生理机制 致心律失常作用 死亡风险 心房颤动 组织损伤 射频消融 氧化应激
分 类 号:R541.75[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