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永强 朱一飞 吕璐 CHEN Yongqiang;ZHU Yifei;LV Lu
机构地区:[1]中国计量大学宣传部,浙江杭州310018 [2]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出 处:《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50-63,共14页Journal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理念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2021090047);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教研融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019-10)。
摘 要:传统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体系、培养方法及培养支撑体系上存在不足,知识结构复合的实现路径不清晰,课程体系未体现新科技、新经济业态及国际化元素,教学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和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需求,亟待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中国提出建设新文科的背景下,高校应以此为改革契机,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内外协同”为着力点,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模式,重塑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该文以中国计量大学在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机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借鉴,提出未来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多学科交叉、多层级复合、差异化发展的培养体系,彰显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特质,形成政产学研融合培养的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新模式,同时建立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协同育人新机制。具体路径: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文科理念与标准;二是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三是搭建智能化、平台化的协同育人新载体;四是锻造“双师型”、国际化的知识产权师资队伍;五是加快课程改革,结合前沿领域、对标国际发展建设新课程体系;六是完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评价体系。
关 键 词:新文科 知识产权 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交叉 产教融合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