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苗国[1] 黄永亮 Miao Guo;Huang Yongliang
机构地区:[1]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 处:《中国青年研究》2022年第5期44-51,28,共9页China Youth Stud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公共政策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ZDA120);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重点学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婚姻市场中的两性匹配一直是道难题。中国历经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一方面使得婚配家庭的阶层差异放大,客观上同质婚匹配需求上升;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与两性观念嬗变带来主观上的高期望择偶,不切实际的异质婚渴望放大婚配供需矛盾。因此,婚姻挤压除了可由传统的人口性别比失衡以及婚姻择偶梯度理论解释外,代际阶层分化与高期望婚配心态同样导致两性资源“失配”,形成日趋严重的婚姻挤压。世界范围内督促育龄人群成婚愈加困难,“单身社会”愈加流行,东亚社会又与西方社会“性-婚-生育”三者分离的社会发展趋势不同,极其排斥非婚生育,由婚配困难可能诱发的低生育风险必须加以重视。对此,中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中,“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将是重中之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