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莉
机构地区:[1]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22年第1期64-70,共7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2019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从脱贫到振兴:基于社会记忆视域下江西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TQ10);2021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基于社会记忆构建视域下的脱贫攻坚档案资源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1-R-24);南京邮电大学科研项目《区域旅游经济影响力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NY210084)。
摘 要: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扶贫不仅要提供物质补助、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和基本医疗、教育服务,而且要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的民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赋予脱贫的制度环境,增强风险的抗御能力。旅游业能够提供就业岗位、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收入、激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与自我发展能力等,成为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方式。旅游扶贫开发依赖于特色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具有一定旅游开发基础和条件的相对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要依据其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区位条件等选择适宜的开发模式,科学合理规划进行精准开发。通过突出当地的资源特色和优势,提高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科学进行市场定位,增加相对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注重旅游产品品牌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等促进扶贫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