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萃星[1] 陈依梦 陆皓[1] 徐仁芳[1] 何小舟[1] 薛冬[1] Zhou Cuixing;Chen Yimeng;Lu Hao;Xu Renfang;He Xiaozhou;Xue Dong(Department of Urology,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Changzhou 213000,China)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常州213000
出 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2年第3期587-587,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K20200180);常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CJ20200089、CJ20200106)。
摘 要: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移植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免疫耐受减轻急、慢性排斥反应,延长供肾生存时间。大鼠肾移植模型是研究免疫排斥过程和评估免疫耐受等基础研究的重要工具[1]。自从1965年首次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实验技术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以期建立成功率更高、更易稳定存活的大鼠肾移植实验模型。在大鼠身上实施肾移植需要广泛的外科训练和专业知识,才能达到较高的存活率。大鼠肾移植模型的成功关键在于供受体的动静脉血管吻合,有报道运用套管法、内套法等各种血管吻合的方法。我们应用临床上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辅助供受体的血管吻合,构建简单、省时、易于掌握的大鼠肾移植模型,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