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家祥[1] Zhao Jiaxiang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4
出 处:《观察与思考》2022年第3期5-15,共11页Observation and Ponderation
摘 要:“劳动者个人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的结合与分离”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正确理解马克思讲的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含义的关键问题。从这个关键问题的普遍意义上说,即从全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上说,劳动者个人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的结合与分离的“否定的否定”过程,可以归结为: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各种形式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更高级形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这个关键问题的特殊意义上说,即从人类历史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上说,劳动者个人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的结合与分离的“否定的否定”过程可以归结为:劳动者个人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相结合的个人所有制——劳动者个人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相分离的资本主义所有制——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相结合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所讲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含义,根据《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的讲法,就是在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劳动者个人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相结合的“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或“生产资料公有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对马克思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含义的歪曲,并且阐述了自己对“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含义的理解,他的理解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本来意义。
关 键 词:否定的否定 个人所有制 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社会所有制
分 类 号:F091.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