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可[1,2,3] FAN Ke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2]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3]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学院
出 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2-25,共14页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体育人类学学科体系与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9BTY006)。
摘 要:民族共同体的发展离不开认同的支撑。这一事实决定了铸牢共同体意识必须考虑到集体与个体二者。民族是由陌生人所构成的共同体,这样的聚合之所以能成为共同体是因为其成员具有一个统一的认同。这是一个从“想象”到成为现实的过程。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的时代,因而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上,除了必须考虑到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所应有的客观的,甚至可以测度的社会和文化要素之外,还应当思考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方向,这是一个如何进一步凝聚共同体内部社会团结的问题。建设道德共同体应该是一个方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