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241000
出 处:《临床麻醉学杂志》2022年第3期328-330,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摘 要: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的常见手术入路为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当常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加颈浅丛神经阻滞时,常出现切口下段(上臂内侧)的镇痛不全,导致切皮和缝皮时的疼痛[1]。即使行锁骨上臂丛下干阻滞或腋路臂丛内侧束阻滞,也常不能解决位于上臂内侧切口下段疼痛。该切口部位的皮肤除了会受到来自臂丛内侧束的臂内侧皮神经的支配外[2],通常还受到肋间臂神经分支的支配[3-4]。肋间臂神经延续自第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后支,其于胸小肌外缘后内侧第2—3肋间隙穿出肋间肌[4-5]。因此本研究假设以肋间神经在第2—3肋间隙的穿出位置为中心,行超声引导下高位前锯肌平面肋间臂神经阻滞,并进一步评估该肋间臂神经阻滞方法在肱骨近端骨折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ORIF中的应用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