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立存 赵继荣[2] 徐兵 陈祁青[2] 赵宁[2] 马同 张天龙 蔡毅 李玮农 杨涛[1]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00030 [2]甘肃省中医院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年第9期2288-2292,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60877);甘肃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21ZD4FA009);兰州市创新人才项目(2018-RC-99)。
摘 要:伴随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一些退变性疾患如脊柱、骨关节退变的防治成为临床骨科研究的热点〔1〕。椎间盘退行性变(IDD)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现有相关研究认为椎间盘组织脱水、细胞外基质降解、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胶原类型转变及纤维环外层破裂等为IDD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2〕。临床上IDD是造成颈肩腰腿痛主要因素之一,有研究指出全球约80%的人一生经受腰腿痛折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3,4〕。早期观点认为IDD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大椎间盘衰老引发,然而近年来IDD的发病多呈现年轻化的趋势〔5〕。因此,明确IDD的发病机制并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基因多态性研究基础发现,大量IDD的椎间盘组织中存在着众多基因的表达异常〔6〕。因此,IDD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多种基因异常表达关系密切,且IDD的发生发展可能通过基因表达异常而诱导椎间盘细胞内信号通路和靶点发生特异性改变。中医药可直接或间接参与IDD的部分相关基因水平表达,抑制或激活相关基因表达从而达到延缓或加速IDD的发生发展。故从相关基因表达入手研究IDD的发病机制并利用中医药进行早期干预。
关 键 词:椎间盘退行性变(IDD) 退变纤维环 退变髓核 退变软骨终板
分 类 号:R274.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