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玲[1,2] 徐雷 Bai Ling;Xu Lei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大连116029
出 处:《高教探索》2022年第3期32-38,共7页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项目“教育交流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投资的促进效应研究”(BIA210185)成果之一。
摘 要:“非升即走”制度最早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引入我国,现已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得到实施。文章构建了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基于高校间异质性对“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高校招聘教师的成本,教师对高校事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进入高校终身轨任职对教师的收益等三个差异化参数决定了“非升即走”制度的实施效果。研究结论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外的普通高校由于难以满足差异化参数的取值条件,导致“非升即走”制度难以有效实施,甚至会促使教师主动离职而造成人才流失,从而加剧高校间人才竞争的“内卷化”。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首聘期升水”的存在,普通高校在对教师实施有效激励时,可对不同聘期中的激励强度进行差异化设定。文章明确了“非升即走”制度的作用机制及其有效实施的前提,为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参考。
分 类 号:G647.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