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包畅 张思敏 王丹 董海龙 Bao Chang;Zhang Simin;Wang Dan;Dong Hailong
机构地区:[1]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咸阳712046 [2]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西安710032
出 处:《神经解剖学杂志》2022年第2期237-24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Neuroanatom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2030038)。
摘 要:睡眠纺锤波主要存在于非快速动眼(NREM)睡眠的第二阶段,是NREM睡眠特有的脑电相位特征。睡眠纺锤波对睡眠稳态、认知及学习记忆等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睡眠纺锤波的形成是由于丘脑网状核(TRN)抑制性神经元与丘脑-皮层环路的连接神经元发生电位同步相应,从而导致皮层神经元突触电位以纺锤体样频率振荡(11~16 Hz)。其中,TRN核团神经元放电模式的变化被认为是睡眠纺锤波形成的基础。然而,TRN核团在纺锤波形成中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本篇综述将回顾TRN核团如何通过丘脑-皮层环路影响睡眠纺锤波形成的研究进展。
关 键 词:睡眠纺锤波 丘脑网状核 簇状放电 丘脑-皮层环路
分 类 号:R338[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12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