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威[1] 张丹 LIU Wei;ZHANG Dan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长春130012 [2]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长春130012
出 处:《理论探讨》2022年第3期157-166,共10页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基 金:吉林省创新能力建设课题“吉林振兴内驱动力生成和发展研究”(2021FGWCXNLJSCX12);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多元协同困境及破解路径研究”(2020B1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文化发展理念的哲学创新研究”(18JJD720001)。
摘 要:在发展主义影响下,人们对东北发展与振兴的认识呈现出明显的唯经济论倾向,即简单地将东北发展问题等同于区域经济赶超问题。囿于产业、企业、产值、税收等看得见的物质性因素,经济手段成为推进东北振兴的关键举措,经济增长成为评价振兴成效的核心标准。相应的,在实施多轮振兴战略之后,面对经济调整的低效表现,某些社会归因也从主张改革经济结构转而质疑东北文化、传统甚至东北人,形成一种全面唱衰、难以逆转的“问题思维”。在新发展阶段,应超越发展主义对经济增长的迷恋,运用更积极的眼光看待区域发展危机,从社会文化多元视角激发地区内生优势和自主潜能,找寻东北社会的发展自信和转型之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