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泰祥 Ma Taixiang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4期44-50,共7页Forum for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台湾文学场域中跨语书写现象的文化考察”(项目号:16CZW06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日据时代台湾最为顶尖的日语作家如龙瑛宗、杨逵、张文环等,在光复后“国语运动”下向中文转换的语言秩序的调整中努力寻找自己的文学定位,浦岛太郎式文学际遇展示出这批作家在光复初期通过文学语言的更易而努力回心以及找寻失落的国族认同时的现实情境。这一批语言转换作家开始正视、反思并检讨其日本文化背景在跨语经验中的作用,通过否定日语影响、复原中文语言而实现国族认同回归。分析经验作用下作家不同的文学路径选择,可以对光复后作家跨语经验之复杂性得以更深层面的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