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宠儿》管窥社会群体对心理解放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楚涵 

机构地区:[1]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出  处:《文学艺术周刊》2022年第4期23-26,共4页

摘  要:1993年,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托妮·莫里森凭借《宠儿》一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宠儿》展现了黑人所承受的身体、情感和精神的压迫,以及他们自我反省和精神疗愈的漫长过程。本文旨在分析社会群体对书中主要人物的心理解放起到的积极作用。在莫里森的文学世界观中,“知识产生于与他人的联系而不是与他人的疏远;智慧产生于社会内部,尽管其构成要素有缺陷”。《宠儿》呈现的多种群体关系表明,个人需要群体的支持才能生存。

关 键 词:《宠儿》 托妮·莫里森 诺贝尔文学奖 黑人女作家 自我反省 群体关系 心理解放 社会群体 

分 类 号:I712.0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