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萍[1] 蒋玲 刘杨武[1] LUO Ping;JIANG Ling;LIU Yangwu
机构地区:[1]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2]湖南衡阳市中心医院内科,湖南衡阳421001
出 处:《继续医学教育》2022年第4期145-148,共4页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摘 要:目的探讨甘草酸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选自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与湖南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年限为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所有患者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均符合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34例,A组患者接受甘草酸二铵治疗,B组患者接受复方甘草酸苷治疗,C组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治疗,上述所有患者的疗法都每日1次,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与血清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C组患者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A组(64.71%)与B组(7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肝功能与血清纤维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蛋白(Col-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各肝功能与血清纤维化指标显著低于A组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与各血清纤维化指标,疗效确切,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较甘草酸二铵与复方甘草酸苷更具优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