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杏根[1] ZHAO Xinggen
出 处:《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46-50,共5页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范来宗《喧喧》诗之本事为“苏州诸生案”。嘉庆四年(1799)四月,吴县知县甄辅廷为富户向生员吴三新讨债,违例对吴用刑,苏州诸生对此表示抗议,在告官不理的情况下罢考。当局逮捕诸生两百多名,施以酷刑,革除许多人的诸生资格。在嘉庆帝的干预下,绝大部分诸生的资格得到恢复,但有三位秀才被流放。当局兴此大狱的目的,不仅是谋取诸生家的钱财,更是以此打击士风,更方便他们鱼肉百姓。因此,此大狱是当时普遍存在的地方官员和当地下层绅士矛盾的体现。官场的黑暗和舆论场对与政治相关的公共事件的沉默,是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态实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9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