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天鑫[1] 张云鹏 曹雪峰[1] 刘秀兰 郭淑娟 李艳[1]
机构地区:[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河北承德067000 [2]承德市双滦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年第11期2796-2801,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承德市科技局市级课题(201804A032)。
摘 要: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窒息性心搏骤停大鼠血流动力学、酸碱状态、早期存活率和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吗啡组(15只)、氟比洛芬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先将大鼠腹腔注射硫喷妥钠60 mg/kg麻醉,然后气管切开,经股静脉、股动脉置管。各组分别静脉注射吗啡5 mg/kg、氟比洛芬酯5 mg/k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3组大鼠塞住气管导管5 min诱导窒息性心搏骤停,之后开始复苏。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并采集大鼠动脉血和脑组织,检测血气、酸碱度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S100)B及脑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各组脑组织损伤及相关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基线时,各组间血流动力学、酸碱状态及脑损伤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但复苏后氟比洛芬酯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较对照组和吗啡组显著低(P<0.05),pH值水平较另外两组显著高(P<0.05)。氟比洛芬酯组生存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46.7%)和吗啡组(60.0%;P=0.042)。血浆NSE、S100B浓度及脑组织中caspase-3水平在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氟比洛芬酯组脑组织神经元数量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P<0.05),线粒体相关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经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后的大鼠在心搏骤停后复苏的存活率更高,且对血流动力学和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线粒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来保护神经元而达到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