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雒有仓
机构地区:[1]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
出 处:《古文字研究》2012年第1期230-239,共10页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商周家族墓地考古与青铜器复合族徽研究”(批准号:12YJA78000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通史”(批准号:118ZP126)资助。
摘 要:商周青铜器上的族徽通常以单一形式出现,一般认为这是作器者自署的族氏名号,用以表示铜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但在有些铜器上,常见二、三个或四、五个族徽同时出现。对于这类组合形式的族氏名号,学界通常称之为"复合族徽"或"复合氏名",它们究竟表示着怎样的含义?对此,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仍是金文研究中的难题。本文拟从概念界定、判断标准、书写形式及特点分析入手,对复合族徽的含义、性质、类型、形成途径提一点新的看法,供大家批评指正。
关 键 词:商周青铜器 族徽 批评指正 族氏 复合氏名 金文研究 作器者 组合形式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