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小婷[1] 赵明阳 梁弘 骆裕欣妍 邓肖彬 李佳静 林辰[1] FAN Xiao-ting;ZHAO Ming-yang;LIANG Hong
出 处:《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53-59,共7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160947);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编号:Ⅸ-18);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编号:YCBZ2020069)。
摘 要:[目的]探讨总结壮医针灸的疾病谱、适宜病症、优势病种以及壮医针灸临床治疗的选穴用穴。[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3月发表的壮医针灸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总结壮医针灸的疾病谱和初步探讨壮医针灸临床治疗的选穴用穴。[结果]经查阅并统计,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598篇,涉及16大类病症系统,共160种病症。壮医针灸的一级适宜病症主要有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头痛、失眠、原发性痛经、痛风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优势病种有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头痛和失眠;临床用穴频次排名前3位的穴位依次是足三里、三阴交和阿是穴。[结论]壮医针灸的疾病谱较广泛,适宜病症范围广,但优势病种相对集中,主要为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神经系统病症;壮医针灸临床治疗的取穴主要遵循补虚、均衡气血、祛毒的基本治疗原则。
分 类 号:R245[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2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