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尧[1] Wang Yao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文学院,苏州215123
出 处:《中国文学批评》2022年第2期12-15,M0003,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Literary Criticism
摘 要:回溯近四十年的文学创作与批评,可以发现关于文本的批评愈来愈多,而关于事件(现象和思潮)的批评则愈来愈少。前者的增加,并未有效累积文学批评的能量;后者的减少,反映了当下文学秩序的内部矛盾运动以及文学内外部的冲突碰撞在减缓,这种状况是常态还是非常态?就文学批评而言,如果说有所缺席或失声,则是批评家对文学事件的洞察和分析能力明显弱化。因此,当代文学批评需要介入文学发展进程之中,在更深的层次上思考文学的结构性问题,通过重建“文学性”激活文学批评的“学术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3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