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文学平[1] Wen Xueping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
出 处:《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2期76-83,共8页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基 金:全国高校思政课建设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西南政法大学)”(编号:21SZJS5001065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自律机制研究(编号:19JD71001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关于上帝存在的目的论证可以有三种论证模式,即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和溯因论证。它们都可归结为一个总的推理模式:自然安排得很好,安排得如此之好的东西不可能是偶然性的产物,因此它极可能(或必然)是有意设计的产物。对此,马克思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批判。首先,世界是有缺陷的存在物,目的论论证的“秩序”前提不能成立。其次,生物界所呈现出来的秩序可以通过进化论而得到解释,进化论给目的论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自然秩序可以是偶然性的产物。最后,马克思还批判了目的论论证的认识论根基。目的论证最终诉诸于人们的无知,但无知不是充足的证据。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978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