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珩帮 Zhou Hengbang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国音乐学》2022年第2期99-108,共10页Musicology in China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汉唐书画史著典范阐释的理路嬗变研究》(19YJC 760168);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汉唐时期文艺史学观念演进研究》(2018SJA095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名物研究是《尔雅》《说文》《释名》三部辞书建构音乐知识的共同路径。作为经传训诂的促生物,三书虽以物名义类为对象,呈现为字词条目和简短释文,实则以先秦两汉学术成果的索引,乃至民庶教化为目标。因此,在儒家乐教庶民区隔、路径仄化、乐音缺席的实践悖境下,三书基于物类异名、字形本原、字音本原的音乐名物条释,推进了音乐知识与认知的范畴化,为乐教观念的普施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学术语境中,三书的名物索引和知识索引,与儒家经传、音乐类文赋等彼此牵连,而兼备理性乐论阐释和感性文学描写之长,为音乐辞书体例、辞条技术的衍变,以及学科知识和观念的认同奠定了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