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萌 宋维鹏[1] 刘秀娟[1] 孟蕾[1] 赵丽坤[1]
机构地区:[1]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秦皇岛066000
出 处:《中国实验诊断学》2022年第4期536-53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基 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201902A068)。
摘 要:目的 探讨补体C3和DD在肠源性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肠源性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发病严重程度,将其随机分为脓毒症患者组(n=46)、严重脓毒症患者组(n=37)以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组(n=27)。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DD进行测定分析,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BNⅡ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补体C3。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肠源性脓毒症患者血清补体C3及DD水平、不同预后组肠源性脓毒症患者血清补体C3及DD水平。结果 (1)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感染性休克患者组及严重脓毒症患者组血清补体C3及DD水平均分别显著下降,组与组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经Origin8.0软件对APACHE II评分与DD及补体C3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II评分与肠源性脓毒症患者血清DD及补体C3之间呈正相关性(P均<0.05);(3)经随访1年,入选的110例肠源性脓毒症患者中,存活60例,死亡50例。死亡组血清补体C3及DD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存活组(P均<0.05)。结论 补体C3及DD可作为肠源性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