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一峰 Hu Yifeng
机构地区:[1]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论研究室
出 处:《文艺研究》2022年第5期113-125,共13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抗战戏剧研究”(批准号:15DB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央戏剧学院院内平行科研项目“抗战·反战与戏剧研究”(批准号:YNPX17 06)成果。
摘 要:1940年1月1日《日出》在延安的公演,是中国共产党适应延安文艺演出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变化的选择,具有强烈的文化策略意味。《日出》的艺术品质满足了党壮大自身尤其是建设“文化的军队”等工作的需要。而《日出》停演反映了时局和延安思想文化氛围的改变,以及党在文化策略上的转变。从被选中公演、被追捧为“大戏”到被弃演,《日出》公演以及延安“大戏热”这段历史,不但生动诠释了毛泽东“有经有权”的文艺战略思想,更集中体现了延安文艺史本身的特色。正是在经权交错中,艺术和政治、主义和策略、事实和话语等多种因素博弈、杂糅,构成了跌宕起伏的延安文艺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