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孟洋 刘少林[1] 杨顶辉 徐锡伟[1] 申文豪 解朝娣 汪文帅[4] 杨树新[1]
机构地区:[1]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北京100085 [2]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昆明650091 [3]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北京100084 [4]宁夏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银川750021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5期860-881,共22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编号:ZDJ2019-18);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编号:U1839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74111、42064004);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DQJB16A03、DQJB17A01)资助。
摘 要: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昆仑-西秦岭地块、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是青藏块体向大陆内部扩展的前缘,正经历着强烈的变形作用.目前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演化机制仍存在争议,通过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下方壳幔结构可以为青藏高原构造演化机制提供新约束.文章收集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921个宽频地震台站从2006年8月至2020年10月记录的地震波形数据,一共选取了667个远震事件,获得了770749对直达P波互相关走时残差数据.利用基于程函方程的远震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下方30~800km的P波速度和径向各向异性结构模型.结果显示,祁连造山带、松潘-甘孜地块东北部和秦岭褶皱带西部下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和正径向各向异性,表明这些区域下方中下地壳存在物质水平流动.祁连造山带、松潘-甘孜地块东北部和秦岭褶皱带西部上地幔顶部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和正径向各向异性,表明这些区域下方具有弱的岩石圈,并且存在地幔流.鄂尔多斯地块和四川盆地上地幔顶部均表现为高速异常和明显的负径向各向异性,表明其下方岩石圈具有较强的力学强度.川滇块体北部下方存在高速异常,可能代表了北向俯冲的印度板块,其俯冲前缘可能到达鲜水河断裂而并未俯冲至昆仑断裂.
关 键 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层析成像 P波速度结构 径向各向异性结构 印度板块
分 类 号: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1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