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急诊科,浙江杭州310000 [2]杭州市儿童医院儿科,浙江杭州310000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2年第6期1028-1031,共4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探讨微创与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符合NRDS诊断标准的6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经气管插管使用PS,拔管后予以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即气管插管使用PS-拔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INSURE)技术;观察组患儿在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基础上,经喉镜引导置入静脉留置套管至气管后注入PS,即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MIST)技术。记录给药过程中两组患儿给药不良情况、氧疗时间,测定治疗前、治疗24 h患儿氧动力学指标[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比值(P/F)],观察患儿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_(2))下降率、心动过缓率及72 h内机械通气率(23.53%、11.76%及0.00%)与对照组(29.41%、17.65%、2.9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02、0.469及1.015,均P>0.05)。观察组患儿二次使用PS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0,P<0.05)。观察组患儿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7.91±1.29)d、(12.15±3.19)d及(32.86±7.58)d]与对照组[(7.75±1.18)d、(12.03±3.08)d及(31.89±7.47)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34、0.158及0.532,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aO_(2)、PaCO_(2)及P/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4 h,观察组患儿PaO_(2)、P/F[(62.39±5.87)mm Hg、(193.71±17.36)]水平高于对照组[(53.58±5.49)mm Hg、(183.87±16.81)],PaCO_(2)水平[(43.61±4.81)mm Hg]低于对照组[(47.89±5.04)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92、2.374及3.582,均P<0.05)。观察组气胸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7,P<0.05);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
关 键 词:微创技术 气管插管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