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志红[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 处:《保健医苑》2022年第6期58-60,共3页Health care
摘 要:最近的科学新闻提到一项研究结果,说是经过更多次数的咀嚼后,可以增加食物热效应,等于是减少了食物热量。先科普一下“食物热效应”。简单说,就是吃饭之后身体的散热量会比饭前额外增加。这种效应会让人感觉饭后身体更加温暖。很多人在冬天都有这样的体会,吃饭之前饿着肚子感觉特别冷,吃饱了身体就变得热乎乎不怕冷了。换个角度说,食物热效应的存在,也就意味着吃进去的部分食物热量当成身体热量散发了出来,这部分就不能再用来长肥肉了。
关 键 词:食物热量 热量散发 散热量 热效应 细嚼慢咽 咀嚼
分 类 号:R16[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5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