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晓凌 Zhang Xiaoling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艺术评论》2022年第5期55-64,共10页Arts Criticism
摘 要: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经上演,便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不仅获得公众的广泛好评,亦被业界专家誉为现象级的作品。本文从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转换、舞蹈叙事及语汇的创新等角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从《千里江山图》到《只此青绿》是一次成功的价值转换--通过民间技艺生产与天才创作合二为一所形成的叙事逻辑,来塑造以“青绿”为轴心的视觉舞蹈体系,以此揭示出江山的人民性根源,重构古典山水精神,并使之返场而进入当代生活,构成了《只此青绿》的价值取向。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只此青绿》将“山水”转换为“人舞”,将绘画的静态图像转换为舞蹈的动态叙事而生成的创作经验与方法。在舞蹈本体语言的创新方面,《只此青绿》创造性地建构了一种可称之为“时空合一复调式的叙事结构”,并为王希孟、青绿等角色创编了一套个性鲜明的舞蹈新语汇。本文最后的结论为以《只此青绿》为表征的美是人类最后的救赎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4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