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象说”在中国古典舞人物塑造中的运用——以舞剧《情殇》中角色“蘩漪”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琦 胡淮北(指导) 

机构地区:[1]北京舞蹈学院,北京100091 [2]北京舞蹈学院教务处

出  处:《戏剧之家》2022年第18期30-32,共3页Home Drama

摘  要:当下中国古典舞表演课所沿用的方式大多是“口传心授”,刺激演员进行直接表演的训练方式较少,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将目光聚焦于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一直遵循的焦菊隐先生的“心象说”,该学说为笔者在塑造人物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同时通过借鉴戏剧表演理论也拓宽了舞蹈表演的实践。本篇试将戏剧表演方法加以转化,从中提炼出适用于舞蹈表演的方法,以《情殇》中的人物“蘩漪”为案例,从“心象说”的内涵、“心象说”在塑造人物时的运用以及它对中国古典舞表演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 键 词:“心象说” “心象” 人物塑造 

分 类 号:J722.4[艺术—舞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