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实施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pected Credit Loss Model on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思绮 叶建芳[2] 李翌菲 Lu Siqi;Ye Jianfang;Li Yifei

机构地区:[1]交通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3]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出  处:《新金融》2022年第3期57-63,共7页New Finance

摘  要:《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的正式发布,使得金融工具减值的评估方法由已发生损失法转变为预期信用损失法。从理论上说,这一金融工具后续计量的新规定能缓解银行业顺周期性问题,符合审慎监管的理念。然而,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面临的情况不同,新规定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尚未可知。本文以中国目前已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法的A股上市银行作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减值新方法的实施提高了财务报告质量、缓释了顺周期效应,有利于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但同时也给外部审计带来了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监管机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 键 词:预期信用损失 金融资产减值 信用风险评估 财务信息质量 

分 类 号:F230[经济管理—会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