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质:为“一带一路”增添一抹色彩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建华[1,2] 

机构地区:[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 [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出  处:《地球》2022年第3期37-43,共7页Earth

基  金:“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际岩溶研究中心2016年联合发起);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一带一路”岩溶地质环境创新团队建设》(桂科AD19245176)2020-2022。

摘  要: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解、沉积及形成产物的过程和现象总称。可溶性岩石包括碳酸盐岩、石膏、岩盐。其中,碳酸盐岩的形成需要清洁见光、生物活跃的浅海环境,石膏形成需要盐度高、蒸发量大的泻湖环境,而岩盐形成,则需要的条件更为苛刻,海水盐度高出正常海水的11倍以上、强烈蒸发的相对封闭的海盆环境。最为普遍的岩溶现象是碳酸盐岩岩溶,石膏岩溶很少,而岩盐岩溶则十分罕见。

关 键 词:岩溶现象 碳酸盐岩 岩溶地质 可溶性岩石 泻湖环境 海水盐度 浅海环境 岩盐 

分 类 号:P61[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