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疫结合”:灾情的网络戏谑式表达及其传播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淑华[1] 周志勇[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161-168,共8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网络视角下农村政策传播的效能危机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9BXW047)的研究成果。

摘  要:郑州“7·20”洪灾和“7·30”疫情的接踵而至,使“涝疫结合”为代表的戏谑式表达迅速成“梗”并全网蔓延。黑色幽默、反讽、反仿等表达作为民间话语策略,婉转显示了高度隐蔽化的网络舆情。从传播社会学视角看,这种戏谑式表达是对恐慌情绪的纾困,是对主流媒体严肃话语的调侃,也是对当下媒介生态多元竞争格局的反射。在解构权威的同时,它也建构了以草根为主体的新型话语方式和非主流的公共空间,具有官民对话的中介作用和灾难新闻报道文化破圈意蕴,展示了自媒体时代灾难报道的本体性回归和文化转向。

关 键 词:涝疫结合 灾情 传播社会学 黑色幽默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