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雷俊霞[1,2] Lei Junxia
机构地区:[1]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464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102488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22年第2期23-28,共6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返乡人员生态创业理念、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BSH0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大众旅游时代,旅游的感知和体验成为热门话题之一,旅游实践中的人与文化、文化与变迁、旅游与旅游空间、旅游体验等也逐渐成为旅游人类学的重要研究议题。遗产地通过官方层面、社会精英以及社会大众等的共同建构,从旅游空间打造、旅游吸引物再造和旅游体验建构等维度将历史、传统、民俗等元素纳入当地旅游共享的文化空间。在多方对话与共享的文化空间里,大众在自然与人文、地方性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互动与意义体验中,不断建构与重构遗产地旅游空间。文章以遗产地洛阳为例,运用旅游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探讨遗产地旅游空间建构的社会主体和建构维度,空间建构如何影响意义体验,以及意义体验如何批判性地重构遗产地旅游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大众通过体验真实、感受差异、获取认同,形成动态、融入和互动的旅游体验,遗产地旅游发展过程中,多方的对话与理解为空间建构与意义体验提供了多元和交互的路径,以期通过人类学视角的关注和研究,拓展旅游体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