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福建省立医院,福州350001
出 处:《福建医药杂志》2022年第3期165-166,共2页Fujia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目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常用的急危重症患儿救治手段,能够有效保护血管,使患儿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减轻疼痛感.然而,PICC尖端位置置入准确是其应用安全有效的前提.既往临床置入PICC的常规方法是操作者根据自身经验以及患儿体表测量初步预估导管置入长度,在置管后再进行X线检查明确位置,此方法在置管时无任何引导措施,极易引起导管尖端移位,需重新建立无菌区置管,增加感染发生风险[1].欧洲肠外营养指南[2]在推荐中心静脉输液工具时,建议在PICC置管过程中采用实时尖端定位法,减少导管移位,同时降低医患X线暴露风险.随着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B超引导下PICC置管成为临床建立静脉通路技术的方法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