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密[1] 朱林林 金效齐 朱小龙 李宗群[1] 李席 Zhou Mi
机构地区:[1]蚌埠学院硅基新材料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蚌埠233030 [2]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出 处:《绥化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144-147,共4页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基 金:蚌埠学院“联合共建创新平台(安徽绿色谷创客)”(00007703);蚌埠学院产学研合作项目“定制非甾体抗炎药缓释剂研究”(00010060);蚌埠市科技创新指导类项目“含酚废水降解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及其作用机理”(20210349);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生物基腰果酚及其衍生物的改性聚乳酸复合纤维设计及性能研究”(KJ2019A0859);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三维树枝状聚乳酸基多孔纳米复合纤维的可控电纺及其空气过滤性能研究”(KJ2020A0748)。
摘 要:为生物基增塑剂腰果酚(Cardanol,CD)应用于改性聚乳酸(PLA)提供参考,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不同CD含量(0,5%,15%,25%和100%)PLA/CD共混体系模型,通过计算分析PLA与CD的溶度参数、PLA/CD体系径向分布函数(g(r))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探索PLA/CD体系相容性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LA与CD溶度参数差为1.45(J∙cm^(-3))^(1/2),PLA与CD相容,可形成部分相容共混物。g(r)结果表明CD含量0~25%时,PLA/CD体系部分相容。添加CD含量分别为5%,15%,25%时,PLA的Tg(340.9 K)分别降低了25.7 K,36.3 K和69.9 K,混合物Tg随CD含量增加而降低,CD能显著改善PLA塑性。PLA及PLA/CD体系的Tg计算值与已有实验值基本一致。
分 类 号:TQ32[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