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影像或“叹逝”美学--《小城之春》的时间意识分析  被引量:1

Time-Image or"Tanshi":On the Time-Consciousness in Spring in a Small Tow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海洲[1] 林逸枫 Wang Haizhou;Lin Yifeng

机构地区:[1]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 [2]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出  处:《电影评介》2022年第3期41-46,共6页Movie Review

基  金: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价值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ZD18)之子课题“中国电影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与转化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一、问题意识自德勒兹的影像理论问世,电影的时间性再度成为电影研究的核心议题。其中,时间-影像理论提供了弱戏剧性电影的经典解释框架[1]:正是在事件进程遭到阻滞时,时间才得以从运动的附庸中逃脱出来,呈现其自身。此时的影像由运动-影像进入了时间-影像,体现了本真的时间性。于是,当我们运用时间-影像理论理解影片时,已然预设了这样一种时间意识:本真的时间是非时序性的,是过去、现在、未来相互交融的绵延时间。

关 键 词:《小城之春》 意识分析 时序性 时间性 德勒兹 核心议题 相互交融 影像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