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代兴[1] Tang Daixing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出 处:《人文杂志》2022年第6期76-87,共12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以伦理为视角通解《论语》”(19FZXB025)。
摘 要:“利用自然来服务人”,构成技术的原发动机和目的。这一原发动机和目的构成技术研发之“度”:在其度内,技术向善;逾越其度,技术向恶。以此观以人脑为资源开发对象的人工智能技术,却是以“利用人脑来服务人和发展社会”为动机和目的,其反人本的物本主义诉求内生出无解的伦理困境,因为无限度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最有可能将人引向被技术和技术物奴役的道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行方法,是将人工智能作为根本的制度和法律问题,纳入以权利为准则的制度体系和以法权为准则的法律体系的建设之中,制定限度开发的边界法则,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限制在模拟人的智商领域,使研发的智能产品成为“一般意义的上手工具”。
关 键 词:生物工艺学技术 利用人脑 物本主义 伦理困境 边界法则
分 类 号:TP18[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9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