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书林[1] Wu Shulin(Guangdong Institut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Guangdo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Guangzhou 510080,China)
机构地区:[1]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州510080
出 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6期529-53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摘 要:1932年,Albert S.Hyman首次提出“起搏器”这一概念,而后一个方块和几根电极就成了起搏器置入术中的标配。随着理念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在起搏器主机越来越小型化的同时,起搏电极的置入位点也在不断地优化更新: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到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再到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区域起搏;从单心室起搏,到双心室起搏,再到左束支区域起搏。起搏冲动的发生越来越近似模拟正常的传导顺序去激动心脏,而希浦系统起搏则是目前认为的最接近心脏生理的起搏方式。
关 键 词:起搏电极 心室起搏 起搏方式 左束支 起搏器置入术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希浦系统 近似模拟
分 类 号:R541.7[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2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