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性、地方性与现代性:多模态旅游语言景观的功能与规划  被引量:2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景霓[1] 王佳赫 

机构地区:[1]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22年第3期56-63,共8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共享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2021VMZ018);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项目:跨境民族多语种语言人才培养战略研究——以广西为例(项目编号:20JDYB24);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资助课题:毛南语副词及其类型学价值(项目编号:2020KFZD07);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资助课题:现代汉语副词显赫范畴和寄生范畴研究(项目编号:19YIYB01)。

摘  要:旅游语言景观是旅游区内公开性展示的语言符号,作为承载着地区历史文化、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经济信息的物化表征,是建构公共空间的重要元素。相比于单一的文字符号,多模态旅游语言景观形式更丰富、主体更多元、结构更流动,更能彰显旅游区意蕴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性,多元主体、互动建构的地方性以及和谐共生、相融共在的现代性。文章运用语言景观理论,分析多模态旅游语言景观的个性特征和功能价值,针对现状提出完善多模态旅游语言景观规划和构建的可行性措施。运用语言景观载体助推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旅游区立体化、多元化、现代化建设的活力、动力和创造力。

关 键 词:旅游语言景观 多模态 文化性 地方性 现代性 

分 类 号:F590.3[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