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改背景下的地方戏曲现代创腔模式研究——以庐剧移植“样板戏”《杜鹃山》之柯湘唱段《家住安源》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石磊[1] 余鑫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音乐生活》2022年第4期79-84,共6页Music Life

基  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四十年庐剧音乐创作研究(1979-2019)”(AHSKZ2020D35);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安徽庐剧发展与对策研究”(AHSKY2017D45)的研究成果。

摘  要:京剧“样板戏”作为我国近代戏曲音乐发展史上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对京剧以及许多地方剧种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众多的“样板戏”陆续拍成彩色电影片,送往各地放映。此外,京剧“样板戏”还纷纷被移植成河北梆子、豫剧、晋剧、评剧、粤剧、湖南花鼓戏甚至是新疆维吾尔族歌剧等各种地方戏,在全国各地广泛演出。

关 键 词:样板戏 音乐发展史 地方剧种 河北梆子 湖南花鼓戏 新疆维吾尔族 庐剧 彩色电影 

分 类 号:J617.5[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