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2年第10期231-233,共3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摘 要: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电影可以是导演的造梦工具,可以是观众的造梦工具,还可以是观众和潜意识自我“交换意见”的工具,这种“交换”常常通过银屏上或大或小,或喜或悲的人物来完成。文章着眼于电影表达技巧,从三方面指出这种“交换”除了利用通常意义上的人物对白、独白、旁白等语言之外,还可以利用人物或受制,或推动情节的服饰,利用人物或明或暗,或正或反的关照内心的妆容,以及利用人物或张扬,或细节的动作完成。文章通过分析中外电影中塑造人物的技巧,强调这种贯穿于人物塑造的服饰、妆容及动作的“心理艺术”创作将引领观众产生关于自我、他人、社会的思考,进而得出电影在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的同时更要影响观众心理的结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