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坤 李公强 夏纪宝 Cui Kun;Li Gongqiang;Xia Ji-Bao(Key Laboratory of Flexible Electronic(KLOFE),Jiangsu National Synergistic Innovation Center for Advanced Materials(SICAM),Institute of Advanced Materials(IAM),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 211816;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Oxo Synthesis and Selective Oxidation,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LICP),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
机构地区:[1]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江苏省国家先进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南京211816 [2]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出 处:《有机化学》2022年第5期1567-156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摘 要:手性有机磷化合物在不对称金属和有机小分子催化以及手性医药材料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手性膦配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制备手性有机磷化合物的方法经常从化学计量的手性助剂出发,或通过手性拆分外消旋有机磷化合物.近年来随着不对称催化的快速发展,通过一系列高效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可以构建手性有机磷化合物,比如α,β-不饱和酮、酯及酰胺等原料的不对称共轭氢膦化反应等[1-2].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6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