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慧娟 汪磊 

机构地区:[1]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农村经济服务中心,241000 [2]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农业技术中心,241000

出  处:《农民致富之友》2022年第21期30-32,共3页

摘  要:水稻是我国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着充沛的水资源,非常适宜水稻作物的生长,所以水稻产业主要集中于此。随着近些年水稻总产量的逐步提高以及区域间的差异日渐拉大,本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其他地区的水稻生产提供参考。一、明确高产水稻群体结构特征1、穗粒性状当前高产水稻品种大部分总叶片数可达17片左右,全生育期早稻为150天左右,晚稻则为130天左右。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植株形态集散适中、穗大且粒多,肥料供应充足条件下结实率较高。2、苗数消长一般高产水稻田的群体调控补缴合理,所以水稻的叶片挺直,田间整体的通风和透光条件较好,大量高节位的壮蘖依旧能成穗,甚至穗粒数能超过100粒,结实率非常高。

关 键 词:高产水稻品种 水稻总产量 透光条件 水稻高产栽培 水稻作物 植株形态 群体调控 成穗 

分 类 号:S5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