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当的心室起搏频率致儿童起搏器术后心功能受损二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璟昊 李小梅 江河[1,2] 张仪 陈国良[1] 戈海延 刘海菊[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北京100016 [2]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91

出  处:《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2年第3期277-28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基  金:伍舜德博士医学科学研究基金(20240000811)。

摘  要:2例患儿,年龄分别为3岁、3岁6个月,均因运动耐力下降就诊,患儿分别于2.5年和1年前因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心外膜电极(1例植入单腔起搏器,电极放置于右室心尖部;另1例植入双腔起搏器,起搏位点为右房+右室心尖部),术后分别设置起搏频率为100~140次/分和110~180次/分。入院后心脏B超示左室舒张未期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45~0.50和0.35~0.40。考虑为心室起搏频率过快所致的心功能受损,均予其下调起搏频率为70~140次/分。经上述处理后1个月随访时2例患儿心功能恢复正常。

关 键 词:心血管病学 患儿 心外膜起搏 心功能 起搏频率 

分 类 号:R318.11[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R339.31[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