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雪丽[1,2] 张庆 杨明英[2] 施竹凤[2] 裴卫华 杨济达[2] 陈齐斌 何建群[3] 黄春芬 杨佩文[2]
机构地区:[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3]宾川县植保植检站,云南宾川671600 [4]通海县植保植检站,云南通海652700
出 处:《云南农业科技》2022年第S01期1-4,共4页Yun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002AE320005)。
摘 要:为明确不同套作模式下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的田间发生流行情况,文章基于宾川县现有套作模式,通过试验了解不同种植模式下葡萄病害发生流行情况及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初发病时间及危害程度不同。葡萄单作模式下霜霉病的初发病时间为4月27日,7月中旬到8月湿度从67.56%提高到90.7%,加速了霜霉病的发生,最大病情指数在9月17日为37.34;葡萄套作番茄模式下霜霉病的初发病时间5月7日,最大病情指数在9月27日为34.6;葡萄套作西蓝花模式下霜霉病的初发病时间4月17日,最大病情指数在9月7日为39.5;葡萄套作莴笋模式下霜霉病的初发病时间4月17日,最大病情指数在10月7日为40.2;霜霉病发生严重程度为:葡萄套作莴笋>葡萄套作西蓝花>葡萄单作>葡萄套作番茄。葡萄单作、葡萄套作番茄、葡萄套作莴笋3种模式下白粉病初发病时间为4月7日,葡萄套作西蓝花于4月17日调查时初发病,葡萄单作、葡萄套作番茄、葡萄套作西蓝花3种种植模式在6月17日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24.15、26.46、21.36,葡萄套作莴笋种植模式在6月7日病情指数达到最高值22.75,白粉病的发生严重程度为:葡萄套作番茄>葡萄单作>葡萄套作莴笋>葡萄套作西蓝花。
分 类 号:S436.631.1[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