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感性知觉到自我意识的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人学意蕴解读  

The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Man from Sensibility to Self-Consciousness: Anthropological Implications in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建津[1] He Jianjin

机构地区:[1]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福州350001

出  处:《理论与评论》2022年第2期16-26,共11页Theory and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哲学视野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19BKS008)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借助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以最符合人的生命活动特性的思维形式——哲学,为“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出场准备了一件以“自我意识”为底色,以“感性知觉”为醒目标志的理论华服。在此,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原子论、时间论、天体论的哲学剖析,感受到“人”基于“感性知觉”成长为“自我意识的人”的初始过程,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的人学观具有重要的理论胚胎学意义。

关 键 词:自我意识 感性知觉 原子论 时间论 天体论 

分 类 号:A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