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与博南文化探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继强 

机构地区:[1]永平县文联

出  处:《云南档案》2022年第3期23-26,共4页Yunnan Archives

摘  要:永平县古称“博南”,博南县置县的背景是博南道的修筑。博南古道的史前形态是蜀身毒道,博南古道的修筑是哀牢古国与中原文化融汇交通的结果。“博南”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最早的历史线索来自于与哀牢古国相关的历史事件。《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公元69年,哀牢大王柳貌派他的儿子扈栗率领着七十七个大大小小的部落55万人归附汉朝,汉明帝刘庄以这七十七个部落生活的范围设立哀牢县和博南县。同时,以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时置建的益州郡西部都尉的叶榆、云南、邪龙、比苏、巂唐、不韦六个县,与哀牢、博南县合并设置了永昌郡。就目前已知的资料,汉武帝时期置建的叶榆是如今的大理市,云南县是如今的祥云县,邪龙是如今的巍山县,比苏是现在的云龙县,巂唐在云龙县的曹涧镇,不韦大概是保山施甸县。汉明帝时期置建的博南县是如今的永平县。

关 键 词:博南古道 永昌郡 益州郡 蜀身毒道 叶榆 显宗 历史线索 永平县 

分 类 号:K2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