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振华[1] 张勤生[1] 李明彦[1] 闫赵斌 李永亮[1] 张然[2] 张佳[3]
机构地区:[1]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河南郑州450002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河南郑州450000 [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镜室,河南郑州450008
出 处:《中医研究》2022年第7期9-12,共4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基 金:2022年度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2ZY1090)。
摘 要:中医学是一门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诊断的真实环境不同于既往“理想”条件下进行的“范式”研究,但中医真实的临床环境与真实世界研究的内涵有着天然的一致性,对胃镜下胃黏膜色泽表现、胃黏膜血管表现、糜烂或溃疡部位、黏膜表面黏液多少、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无食糜留存、阳性病灶的形状等表现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可以丰富中医学望诊内容,为中医辨证提供可靠的客观指标,成为中医辨证的“第三只眼”;同时,胃镜下所获得的胃镜图像数据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更接近疾病性质或本质的资料,属于中医微观辨证,是完全可行的。通过胃镜下病变部位的颜色、纹理、形状等客观数据,让中医走出仅凭经验和感觉来治疗、记录效果的状态,使中医治疗有客观的证据支持或形成独特的评价体系,使中医诊疗从既往的“手把手”师承般经验传承到客观量化创新转变;借助高端胃镜的先进技术获得的胃镜客观依据延伸中医诊断视野,扩宽中医消化疾病的诊疗效果评价机制,找寻符合中医自身的真实世界科研之路,使中医科研更接近实用化,让中医药凭借真实世界的研究成果走出国门,得到认可。
关 键 词:胃镜 上消化道疾病 真实世界研究 辨证治疗 科研
分 类 号:R256.3[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7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