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悦[1] 卢培[1] 熊仲波 卫晓青 徐旻一 殷蓓琦 王蕾[1]
出 处:《检验医学》2022年第6期601-602,共2页Laboratory Medicine
摘 要: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和泌乳素瘤均可通过血清泌乳素水平诊断。HPRL指在无妊娠或产后哺乳的情况下,泌乳素>20μg/L(420 mIU/L),且持续升高。泌乳素在血清中有多种异构形式,如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单体泌乳素、无生物学活性的二聚体、生物学活性较低的四聚体,以及单体泌乳素与免疫球蛋白形成的聚合物,即巨泌乳素。有研究发现,少数HPRL是由巨泌乳素血症(macroprolactinemia,MPRL)引起的[1]。巨泌乳素在体内无生物活性[2],但会导致仪器将其误检为泌乳素[3],出现泌乳素假性升高,从而被误诊为HPRL。凝胶色谱层析(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GFC)法是检测巨泌乳素的金标准,但耗时且成本高,不适合临床常规筛查。采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沉淀法筛查巨泌乳素更为经济、易行[4]。本研究报道1例由巨泌乳素引起的泌乳素假性升高病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