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上饮食文化的吸收与创新:以“营多面”的产生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宏涛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出  处:《品位·经典》2022年第14期39-41,共3页

基  金: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战后多族群视域下加拿大国家认同建构研究”(16CSS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由于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印度尼西亚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影响下的多种文化交融之地。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同样体现在印尼的饮食发展史上。印尼的小吃“mie goreng(炒面)”起源于来自印度半岛的穆斯林移民社区,同时受到了华人和马来西亚等地移民的影响,随后在印尼不断发展成为一道具有印尼特色的当地美食。1968年,印尼第一次接触到了方便面这种现代速食食話,随后在1972年推出了以当地炒面为蓝本的速食食晶“营多面(Indomie)”。随着“营多面”在全球的广泛销售,“营多面”已经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印尼文化推广的一个桥梁。本文试图通过“营多面”从产生到兴盛的历程,反映印尼如何吸收不同文化并将其作为本土文化且发扬光大。

关 键 词:印尼文化 多元文化 营多面 

分 类 号:F4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